古巴 (9)

古巴的钱(二)

除了半强制性收费,另一项使外汇流向国家的措施就是货币双轨制,也就是古巴人用古巴比索,外国人用可兑换比索,也叫CUC。古巴人家的水电煤气电话费都是用古巴比索支付的,而我家的则都要用CUC来支付,古巴人去驾校考交规交30古巴比索,而我顶着一张外国脸去就要交30CUC。不过在日常生活中,古巴比索与可兑换比索的区分也并非绝对,例如我去农贸市场买菜也可以像古巴人一样花古巴比索,而古巴人去超市买啤酒也得像外国人一样花CUC。这两种钱在换钱点儿是按1:24自由兑换的,所以古巴人钱包里也有CUC,我的钱包里也有古巴比索。CUC按固定汇率1:1与美元挂钩,相当于我们改革开放前的外汇券,我上面提到的多少多少美元在古巴就是多少多少CUC。不过到古巴来的游客经常携带欧元而非美元,因为美元现金换CUC的话要凭空交10%左右的税,也就是说100美元只能换大约90CUC,而其他币种则不存在这个问题,这可算是强制性收费的创汇项目。其实几年前美元在古巴还是自由流通的,但经济状况恶化之后政府不得不启用了CUC这种自制货币以便对外汇进行集中管制。现在外国人来到古巴,钱要先换成CUC才能花,而他们换出去的美元、欧元、加元、英镑等则集中到政府手里统一支配,所以CUC再想变回外汇可就难了。我们记者站的经费每个月从北京寄到我们在古巴的账户上,查余额的时候还可以看到钱数,但其实钱已经被国家提走去买石油和大米了。账面上的钱要换成CUC取出来容易,因为这个钱国家可以随便印,但要想取出美元来则要层层审批,必须有不取不行的理由以及相关部门的介绍信才“有望”取出,“有望”的意思是谁的情况紧急就先批准谁,而且也会视情况不让你一次取太多或一段时间内取太多次。

就在这样的拆东墙补西墙中,古巴对进口商品的支付出现了大量延期的情况。如今,信用证到了中国,中国银行都会提醒中国企业古巴是高危交易对象,是否发货自己斟酌。在古巴的中资公司每年年底都联合起来和古方把一年的帐清理一遍,其实就是商量一下哪些能再赖一段时间,哪些必须得付了。作为古巴政府采购的供货大户,中国很多企业进入了等钱阶段,也亏得两国关系好,中国现在还是古巴优先支付的国家。也许因为欠账欠得有点不好意思了,卡爷爷几年前亲自发起了一个古巴单方奖学金项目,请中国中西部省份贫困家庭的孩子来古巴免费上大学,还提供食宿。可惜好事儿到了中国都走样儿,名额分配到各省就被有钱或有权的人截留,成了他们送自己孩子出国念书的好机会。今年夏天,该项目的第一批中国留学生毕业,听说过几年这个项目也要停止了。

说了这么些个,大家是不是觉得古巴的钱有点乱?要是我再告诉你们在国营单位的会计那里1古巴比索=1美元呢?也就是说一个国企要想进口一辆价值500美元的拖拉机只要支付500古巴比索就可以了,而这就是现在每天都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现实。所以,不用担心古巴人的钱算不清,因为在1美元=1CUC=24古巴比索=24美元的公式下,古巴的钱永远不可能算清。

 

posted by 冬梅 on 16:28 under

0 comments:

Search